趋势洞察 2天前 109 阅读 0 评论

探秘史前海洋,火山引擎 x 北京天卓视创带你沉浸式“摸鱼”!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这个夏天,北京凤凰中心迎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深海奇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国内沉浸式体验引领者——北京天卓视创科技有限公司(ONEK MR+)历时一年半联合打造的 VR-LBE 沉浸式体验剧《最后的特提斯之海》,在火山引擎云 XR 技术支持下,配合"触探深海"主题展震撼开启。


本次展出,通过火山引擎提供的云 VR LBE 技术方案,实现同时并发达 40 路高并发体验,单日体验用户超 500 人次,树立行业新标杆。这不仅为 VR LBE 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更显著增强了优质内容开发方采用云 VR 技术的决心。

沉浸式 VR 巨作 -《最后的特提斯之海》亮相北京凤凰中心


在《最后的特提斯之海》VR 展中,观众将佩戴 MR 设备,穿越时空屏障,与中国顶尖科学家并肩潜入神秘的远古海洋,亲眼见证地质历史中那片孕育了无数生命的摇篮——特提斯洋的波澜壮阔与消亡瞬间,在虚实交融中揭开原始海洋的终极奥秘。


<!---->


观众将从神秘的船长私人博物馆启程,在古神"特提斯"的引领下,穿梭回史前时期的原始深海,与奇妙的史前海洋生物亲密接触。在虚实交错的旅程中,绚烂斑斓的深海世界不再是深藏海底数千米的人类禁区,观众将探访壮丽的深海自然奇观"鲸落",遨游于未知的奇幻海域,探寻生命与海洋的传奇演变,跟随科学家的步伐,追溯生命奇缘,见证演化奇迹。


<!---->


<!---->

火山引擎云 XR 大空间产品解决方案:上线快、体验优


《最后的特提斯之海》VR 展中,火山引擎提供云 VR LBE 技术方案。云 VR 大空间体验是采用实时云渲染技术,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广阔、沉浸式虚拟环境,用户仅需佩戴 VR 一体机,就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探索和交互,享受高度真实感和无缝衔接的沉浸式体验。


火山引擎云 XR 大空间产品解决方案,融合火山引擎云游戏强大底层算力和 RTC(实时音视频通讯)、Llama(互动串流架构) 领先架构设计、音视频能力,以及专属优化的 WiFi+ 企业宽带解决方案。可将 VR 大空间应用在云端渲染,实时推流至 VR 头显,结合 VR 大空间地图和定位能力,实现端到端的云 VR 大空间体验。

<!---->

火山引擎云 VR LBE 技术方案在本次展出中实力尽显:成功支撑最高 40 路并发,单日吸引体验用户超 500 人次。这一行业领先表现有力验证了技术潜力,极大提振了优质内容开发方拥抱云 VR 的信心。

基于内外部业务长期实践经验,火山引擎云 XR 大空间产品解决方案具备以下优势:


  • 投入低、风险小: 大幅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和使用门槛,有效控制项目风险。

  • 上线快、开发易: 显著缩短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周期,简化开发流程,加速产业内容供给。

  • 交付简、周期短: 极简部署(组网+单网线+云适配),云网端整体交付周期压缩至 2 周内。

  • 适配快、运维省: 支持小时级自助适配,提供全国范围一点化便捷运维。

  • 效率高、备量少: 支持高并发(24-60 路并行),大幅降低设备冗余备量(最低 1:1)。

  • 弹性灵、升级省: 云资源按需弹性伸缩(应对淡旺季),应用更新换代摆脱硬件限制,成本更低。

  • 体验优、画质精: 告别沉重背包,提供高性能、高精度建模,支持 4K/6K 等高清新体验。

  • 技术新、玩法多: 融合先进技术(如手势识别),支持创新玩法(AIGC 内容生成、在线互动等)。


据悉,火山引擎已经上线和即将上线《龙游神州》、《重返三星堆》、《贞观之歌》、《丝路奇遇记》、《万象敦煌.秘宝与黄沙》、《触探深海:最后的特提斯之海》、《国宝迷踪:寻迹大唐》等多个云 XR 大空间项目,空间规模在 150 平米到 500 平米之间不等。


火山引擎云 XR 大空间产品解决方案覆盖了云 XR 大空间涉及的不同技术环节,可实现云网端运一体化快速交付,通过稳定的帧率、稳定的码率、稳定的延时、稳定的并发和稳定的连接成功率,推动云 XR 大空间在文旅、教育、工业设计、娱乐等行业加速落地,与产业伙伴紧密协作,共同开拓下一代沉浸式体验的无限可能。


阅读原文:https://console.volcengine.com/veGame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