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13小时前 190 阅读 0 评论

谁将定义软件研发的未来十年?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当开发软件不再是一项技能,而是像电力、网络一样随手可用的工具时,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开发范式转变。

如今,开发者正把 AI Coding 融入工作日常。据 Stack Overflow 2025 调查显示,84% 的开发者已经在使用或计划使用 AI 工具进行编程。而在美国大型公司的开发者里,这个比例甚至更高:92% 的人表示他们在工作或私人项目中用 AI 编程工具,且有 70% 的人认为这些工具明显提升了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于是,当我们谈 AI 与软件开发的结合,不再是想象,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 那个“按下回车”的瞬间中,你也许就在体验着这场变革的一部分。

正是在这股变革浪潮之中,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AI赋能软件开发专题应运而生。在大会现场,来自产学研一线的技术专家将带你从技术原理、模型训练到企业落地全方位了解 AI Coding 的前沿实践与未来趋势。

李戈:面向程序逻辑推理的大语言模型能力突破

李戈教授是北大计算机学院长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

他是国际上“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理解与生成”研究的早期推动者,多项成果被学界公认为首创并被广泛引用。其团队在“基于大模型的软件开发技术”领域保持着长期活跃,科研转化成果 aiXcoder 已服务于航天重大工程、金融与 IT 头部企业及百万开发者,具有重要产业影响力。

现场,他将带来《面向程序逻辑推理的大语言模型能力突破》的主题分享。大语言模型(LLM)在辅助软件开发方面已经显露出明显的作用。然而,LLM 在基于状态的推理和泛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基础能力方面的固有缺陷,正日益明显地表现在许多程序生成、程序理解及其他软件开发任务中。

本次分享将站在逻辑推理能力的视角,对当前 LLM 的一些基础问题和潜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 LLM 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推动基于 LLM 的智能化软件工程的进步。

彭佳汉:新一代 Agentic Coding 平台 Qoder 的真实落地

如果说逻辑推理能力的突破是大语言模型走向更深层次的基石,那么如何在企业级场景中真正落地,成为研发团队每天可以依赖的“智能助手”,则是另一条至关重要的路径。来自阿里巴巴的 Qoder 技术专家彭佳汉,正是这一方向的前行者。

他深度参与 Qoder 平台的架构设计、上下文工程与 SPEC 机制,在 Agent 架 构、工具调用、多轮协作与工程闭环上有丰富实践经验。此前,他在支付宝从零推动了金融场景中的 Agent 技术落地,积累了宝贵的一线经验。

在本次大会上,他将分享 《新一代 Agentic Coding 平台 Qoder 如何推动 AI Agent 在软件研发中的真实落地》,重点介绍:

  • 软件工程的痛点与 AI Coding 工具的崛起;

  • Qoder 平台的核心能力,包括上下文引擎、Repo Wiki、Memory 管理与 Spec 驱动开发;

  • 典型应用案例,展示 AI Agent 如何突破“代码补全”,实现全工程理解与端到端生成。

在他看来,Qoder 的探索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标志着 AI 程序员正从“辅助者”迈向“协同者”,开启智能化软件研发的新阶段。

夏伟:AI Coding 人机协作新范式——CodeBuddy 的模型探索与工程实践

在智能编程的浪潮中,如何实现人机高效协作,成为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课题。来自 腾讯的夏伟,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目前负责 CodeBuddy 代码大模型的产研工作,在大语言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他曾在华为、腾讯参与大模型在推荐、教育与代码等领域的实践,致力于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让用户切实感受到 AI 带来的便利与效率。同时,他在 EMNLP、AAAI、KDD、 WWW、WSDM 等国际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在本次大会上,夏伟将带来 《AI Coding 人机协作新范式:CodeBuddy 的模型探索与工程实践》 的主题分享。分享将覆盖的核心部分有:

  • 回顾智能编程的发展背景,梳理技术演进脉络与应用趋势;

  • CodeBuddy 的产品形态与大模型训练实践;

  • 深入剖析代码大模型的训练策略,包括数据合成、预训练、持续预训练及后训练阶段(SFT、RLHF);

  • 探讨模型在代码补全、NES、Craft Agent 等任务上的应用;

  • 分享多维度评测 体系的设计理念与线上实验验证结果。

通过本次分享,参会者不仅能理解 CodeBuddy 在技术与产品上的探索,还能 洞察 AI Coding 在企业级与研发协作场景下的实际价值与发展趋势。

陈一言:从繁琐到突破——Coding Agent 的落地实践与多智能体原理解析

在软件开发中,脚本编写、单元测试生成和代码调研等繁琐任务长期占据研究者的大量精力。来自百度 Comate 的资深算法工程师陈一言,正聚焦于大模型推理、工具调用与开发者效率提升,致力于让 AI Coding 真正进入研发日常。

在本次大会上,他将带来《从繁琐到突破:Coding Agent 的落地实践与多智能体原理解析》 的主题演讲,分享将围绕三个核心内容展开:

  • Coding Agent 的落地实践:通过自然语言驱动的流程自动化、自动化测试和代码库问答,大幅提升开发与研究效率;

  • 多智能体协同机制解析:在原理层面引入多智能体协作

  • 结合真实案例,展示 Coding Agent 如何实现论文快速复现、跨库理解与质量保障,并提供可借鉴的落地路径与原理启示。

陈一言的分享不仅呈现了 AI Coding 在实际研发中的价值,更深入解析了多智能体协作如何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为开发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

张少博:LLM Agent 在软件工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在软件工程领域,如何让人工智能真正参与到实际开发和维护中,一直是核心挑战。智谱 AI CodeGeeX 算法研究员张少博长期从事 NLP 研究,专注模型训练及应用落地。他于 2023 年加入智谱AI,负责 CodeGeeX 代码模型与 Embedding 模型训练,并主导了 CodeGeeX Agent 功能的研发与迭代。

在本次大会上,张少博将带来 《LLM Agent 在软件工程中的典型应用与实践》的主题分享,内容围绕三个核心方向展开:

  • 分析 AI 在开发与维护中的潜力与挑战;

  • 为什么需要 LLM Agent & 如何解决真实开发需求

  • 探讨 Agent 化模型的优势:不仅理解代码,还能自主规划、调用工具并完成复杂任务;

  • 展示 LLM Agent 在实际开发场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能力边界;

  • 展望 AI 开发助手的未来形态与发展方向。

张少博的演讲不仅提供了 LLM Agent 的技术实现与实践经验,也让开发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 AI 在 软件工程中从辅助到主动协作的可能性。

韦体东:从 Vibe 到 Strict——AI 编程如何重塑企业级开发

当许多开发者仍沉浸于“氛围编程”,追求 AI 在个人开发中“分钟级出代码”的流畅体验时,企业级的严肃开发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来自深信服研发主管、Costrict 产品负责人韦体东指出,AI 生成代码虽快,但在满足内网数据安全与高质量标准的企业环境中,传统的“先上线再补质量”策略几乎不可行。金融系统的交易安全、电商平台的订单准确性、医疗软件的合规性,每一行代码都承载着明确责任,容不得半点侥幸。

韦体东在本次大会上将带来 《从 Vibe 到 Strict:AI 编程如何重塑企业级开发》 的主题分享。内容聚焦企业严肃开发场景,核心观点是:质量是提效的基础。分享将包括:

  • 拆解传统开发中“快与稳”的两难困境,用真实案例与数据说明“问题后移”的代价;

  • 从“写代码前立规矩”,到“写代码中自验证”,再到“写代码后双检查”,实现质量驱动的开发流程;

  • 确保内网安全与质量可控,同时减少后期返工,实现真正的提效。

通过这场分享,韦体东展示了 AI 编程在企业级严肃开发中的应用路径,让 AI 不再只是加速工具,而成为质量与效率的双重保障,为企业级研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新范式。

除了上述几位嘉宾,本次大会还将迎来 ClackyAI 创始人兼 CEO 李亚飞与亚马逊 Kiro 负责人。他们将亲临现场,带来关于 AI 编程工具创新与智能化研发落地的最新实践分享,为开发者呈现更多前沿视角和企业级应用经验。

关于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

自 2017 年正式启动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以来,已有数万名 AI 研究者、工程师及企业决策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 AI 技术的飞速演进。

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更是邀请到了 GPT-5 & Transformer 核心共同发明人、OpenAI 资深研究科学家 Lukasz Kaiser,前 OpenAI 研究员、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吴翼,前 DeepMind 研究员、Astribot 副总裁王佳楠这样定义 AI 时代的全球技术奠基者。

还集结了来自北大、清华、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小米、理想汽车、小红书、智谱、群核科技等产学研领域的国内一线 AI 技术实践者,全球顶尖学者、产业精英、顶会论文作者,他们将围绕大语言模型技术演讲、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践、智能体工程与实践、软件研发与氛围编程等当下最贴近开发的前沿专题展开分享,共同探讨 AI 技术的突破与落地实践。

提前预约 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全套 PPT 资料

官方网站:www.ml-summit.org

-821-5876

购票咨询:service@boolan.com

企业合作:partner@boolan.com

演讲申请:hemiao@csdn.net

媒体联系:media@boolan.com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