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案例库 20小时前 64 阅读 0 评论

月销5亿的IgA肾病市场蓝海泛红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文 | vb动脉网

10多款新药即将涌入IgA肾病治疗市场。

就在刚过去的8月,云顶新耀IgA肾病治疗核心产品耐赋康实现发货超13万瓶,单月销售收入达5.20亿元。与此同时,诺华的阿曲生坦和伊普可泮分别在8月和9月在国内获批用于IgA肾病,大冢制药的斯贝利单抗也在9月申请上市。荣昌生物也宣布泰它西普用于治疗IgA肾病的国内3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将尽快申请上市。

一时之间,过去相对冷清的IgA治疗市场异常热闹。

之所以冷清,在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长久以来IgA肾病治疗方案有着“对症不治因”的问题,仅能延缓病情,无法阻止肾功能持续恶化。目前,IgA肾病发病机制的主流观点为“四重打击学说”,也有研究团队提出了“AIBC精准治疗框架”,即肾血管保护(Angiorenal protection)、免疫抑制(Immunity inhibition)、B细胞/浆细胞调节(B-cell/plasma-cell modulation)以及补体抑制(Complement inhibition)。

IgA肾病的AIBC精准治疗框架,图源PMC11968098

如今,随着多条管线的研发撞线,这些技术路径都已开花结果,只是IgA肾病治疗这一刚突显商业潜力的蓝海市场也隐隐有泛红的态势。

精准卡位打造月销5亿的爆款单品

IgA肾病治疗赛道诞生爆款单品,吸引巨头加速入局。

走免疫抑制路线的云顶新耀耐赋康,作为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继2021年被FDA批准上市后,于2023年底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凭借在中国IgA肾病患者群体中有效延缓肾功能衰退达66%,延缓疾病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达12.8年的临床效果,在2024年被纳入KDIGO 2024临床实践指南(公开审查草案)。

耐赋康上市后快速放量,在2024年H1就取得1.67亿的销售成绩,2025年1月1日正式纳入医保目录后,2025H1同比增长83%达3.03亿元。期间更是一度供不应求,在8月恢复供应后,单月累计实现发货超13万瓶、销售破5亿元,是国内肾病治疗领域当之无愧的爆款单品。

云顶新耀预计在2025H2,耐赋康将被正式纳入KDIGO新版IgA肾病指南和中国首部IgA肾病指南推荐用药,因此,2025年耐赋康的销售目标被定在12亿~14亿元;2026年凭借Gd-IgA1检测试剂构建诊疗一体闭环,预计实现耐赋康24亿~26亿元的销售目标。

耐赋康的临床大规模应用,不仅改变了IgA肾病的治疗模式,也为慢性肾病治疗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

首先是治疗理念的升级,从“对症控制”转向“对因干预”,推动行业研发方向的聚焦;其次是重塑了市场,由于IgA肾病治疗药物竞争尚处于蓝海市场,耐赋康凭借先发优势迅速占据了市场份额,然而,这也吸引了大量企业参与布局,未来几年将形成“耐赋康+新生物制剂”的竞争局面。

IgA肾病药物迎来竞争又互补的时代

耐赋康的好日子才刚开始,竞争者就已出现。

动作最快的诺华,旗下阿曲生坦和伊普可泮分别于8月和9月分别获批用于IgA肾病治疗,也是国内继耐赋康之后,第二和第三款获批的药物。虽然它们之间有着竞争关系,但也有着互补联用的可能,三者的获批也标志着国内IgA肾病治疗正在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阿曲生坦于2025年4月和8月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它是国内首个获批治疗IgA肾病的非免疫性疗法,也是国内首个且目前仅有的针对该适应症的高选择性内皮素A(ETA)受体拮抗剂。和没在国内上市的司帕生坦一样,走的是肾血管保护路线,这也是一款有望重塑IgA肾病治疗格局的新药。

在阿曲生坦临床AFFINITY研究中,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24h UPCR)在治疗6周时就明显下降了38.2%,到12周时降低了48.4%,并且效果一直持续到52周,仍然保持在45.4%的水平。也就是说阿曲生坦不仅起效快,而且效果持久。

关键性3期临床ALIGN研究数据显示,主要疗效终点36周蛋白尿变化UPCR较基线降低36.1%(95% CI:-44.6,-26.4;P

新近获批的伊普可泮和阿曲生坦一样,都是FIC级别的同类首创药物。

伊普可泮是国内首个且目前仅有获批的口服补体B因子抑制剂,靶向抑制补体旁路途径,减少肾小球炎症和补体介导的肾损伤。继获批用于成人C3肾小球病(C3G)适应症后再次获批用于IgA肾病。这种精准靶向的治疗方式能够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为IgA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肾脏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补体B因子是目前IgA肾病药物赛道中最为拥挤的靶点,据摩熵医药数据,国内至少有6条管线进入到临床阶段。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刊登的全球3期临床研究APPLAUSE-IgAN显示,患者第2周即可观察到晨尿蛋白肌酐比(UPCR)降低,到第9个月时,蛋白尿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38.3%,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表现优异,未观察到感染风险增加。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大多数为轻至中度且可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诺华一个月内有两款新药获批,但三个药物从作用机制来看,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互补,三者有望联合将蛋糕做大。

三种获批药物的作用机制,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比如耐赋康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干预疾病上游,而阿曲生坦则通过非免疫途径降低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并非简单的竞争关系,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会有不同的选择。从之前的关键临床来看,未来可能形成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值得关注的还有刚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的斯贝利单抗。在IgA肾病中,B细胞负责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关键成分——Gd-IgA1和IgG/IgA抗聚糖自身抗体。BAFF和APRIL在B细胞稳态和功能中均起关键作用。目前该靶点的开发策略包括:BAFF抑制剂、APRIL抑制剂或是双重抑制剂。

斯贝利单抗是由大冢制药开发的一款靶向抑制APRIL的单克隆抗体,其核心作用机制为选择性结合并抑制APRIL的活性,在IgA肾病的病理进程中发挥关键干预作用。如若顺利获批,将成为IgA肾病治疗领域内首个靶向抑制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创新药。

可以看到,IgA肾病已经不再是“无人区”,各种新兴疗法陆续获批,市场也处于变革之中,在这个当下,除了MNC,国内药企自然也不甘落后。

泛红的蓝海,谁能率先撞线?

落后一步的诺华与紧跟的国产管线让这个赛道竞争迅速白热化。

耐赋康8月销售5亿的喜报还未褪去,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迎来诺华两款新药的获批和大冢制药产品的申报。按目前的节奏看,耐赋康的先发优势还将进一步放大。

诺华在肾病领域的布局不可谓不早,然而却是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伊普可泮不仅可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其肾病适应症的拓展早在2019年就已启动。同时在2023年,诺华又以最高3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Chinook获得了阿曲生坦。2025年4月,诺华宣布以最高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egulus再次获得肾病药物Farabursen。此外,诺华还有用于治疗IgA肾病的皮下给药的抗APRIL单克隆抗体zigakibart处于临床3期。

只是在国内市场,诺华却没赶上趟,2023年底,耐赋康和伊普可泮在国内相继获批。然而,耐赋康获批的是IgA肾病,伊普可泮获批的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成人C3肾小球病。2024年,耐赋康凭借先发优势迅速占据市场,并在2025年依靠纳入医保进一步放量。

如今,阿曲生坦和伊普可泮在IgA肾病适应症上间隔不到1个月相继获批,这对MNC来说并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事情。按国内市场的发展节奏,阿曲生坦和伊普可泮要想借助医保放量,至少也得等到2027年,同时还要面对大冢制药斯贝利单抗的追赶。

并且,国内其他药企的管线也在加速。

8月底,荣昌生物宣布泰它西普用于治疗IgA肾病的国内3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且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将尽快提交上市申请。泰它西普通过同时阻断BLyS和APRIL通路发挥全身性免疫调节作用,可有效减少成熟B细胞和浆细胞数量,从源头上抑制异常免疫球蛋白生成,阻断肾脏损伤进程。

此次临床3期试验,共纳入318例正在接受标准治疗的成人IgA肾病患者。试验组接受240mg泰它西普皮下注射,每周一次。A阶段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9周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泰它西普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显著降低55%(P

作为全球首款针对BLyS/APRIL的双靶点融合蛋白药物,泰它西普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此前,泰它西普已经获批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重症肌无力适应症。如若再获批IgA肾病,将进一步构筑竞争壁垒。

有意思的是,同样通过抑制APRIL来阻断B细胞活化的斯贝利单抗,此前凭借降低尿蛋白51.2%的效果受到行业瞩目,泰它西普此次拿出了更好的数据,同时,两者的临床研究规模相当,具备较强的统计学说服力。不过两者与现有治疗方案的关系有所不同,从两者临床3期的设计来看,泰它西普是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的联合用药,而斯贝利单抗则更适合早中期病程使用。

可以看到,随着耐赋康、阿曲生坦等药物的获批,以及泰它西普、斯贝利单抗等创新药物的研究撞线,IgA肾病的治疗开始朝着个体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让不同机制的药物用于不同表型的患者,而多药联合治疗也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进度靠前的IgA药物管线,数据源自摩熵医药

当然,还有更多国产管线正在加速追赶,并且从AIBC精准治疗框架下的四条技术路径来看,每条路线都有进入到后期临床阶段的管线,像恒瑞HR19042、盛迪医药HRS5965、智康弘仁SC0062等都处于临床3期。

从管线布局来看,IgA肾病治疗市场正从对症治疗迈向靶向根治的转折期,当前全球范围内获批用于IgA肾病治疗的药物仅有云顶新耀的耐赋康、BMS的司帕生坦和诺华的阿曲生坦、伊普可泮。尽管耐赋康凭借先发优势迎来爆发性增长,但下一代颠覆性疗法已经在路上,

未来3年~5年,国内IgA肾病市场可能会迎来近10款创新药的上市。尽管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全球IgA肾病患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1020万人,国内患者约400万~500万,但是否容得下这么多新药还是未知数,届时,这个市场是否会由蓝转红,或是某款药物杀出重围吃掉大部分市场,值得持续关注。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