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雷达 11小时前 147 阅读 0 评论

具身智能公司星际动力入驻宁波前湾,提供能像选配电脑一样组装的人形机器人丨最前线

作者头像
36氪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近日,国内人形机器人新势力星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际动力”),入驻浙江宁波前湾新区,并举行发布活动。

星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由国内基建类上市公司宏润建设与人工智能企业矩阵超智共同创立。其中,宏润建设持股60%,矩阵超智持股40%。

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是唯一一个接受马斯克邀请、面试的中国高管,因此团队吸取了特斯拉机器人研发经验。从产品设计、模型算法到机体工艺全覆盖,团队拥有构建人形机器人软硬件全栈技术生态。

矩阵超智创始人张海星,图片:企业提供

发布会现场,张海星从多个方向介绍了星际动力的产品、技术特色:造出“更像人”的双手;赋予机器人“能看会听能说、自主操作”的具身智能大脑。

星际动力灵巧手,有22个主动自由度+5个被动自由度,可以主动活动,既能穿针引线,也能灵巧地使用工具,这是实现精细作业的前提。

同时,星际动力机器人也包括可以如同搭积木般组合的关节系统,可以将负责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关节,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在了一起。这就像人的膝盖更适合前后弯曲承重,而手腕更适合灵活转动。

同时,星际动力赋予了机器人“能看会听能说、自主操作”的具身智能大脑。并将这个大脑分成两部分:一个负责思考规划的云端大脑,就像人的司令部;一个负责精准执行的本地小脑,保证动作精准。

“这套高度智能的自研系统,让我们把最核心的控制代码从几十万行精简到了3000行以内——代码越少,意味着出错的概率越低,系统越稳定、越可靠。”张海星表示。

星际动力首台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图片:企业提供

除了技术,张海星对人形机器人的产品与战略也有独特思考。在他眼中,未来的机器人不应该是个昂贵的定制艺术品,而应该是能像乐高积木一样,根据不同任务自由组合的标准化产品。

为了实现可以自由组合的标准化产品,张海星带领团队独创了“硬件抽象层”,实现了软件和硬件的解耦。这就意味着,星际动力产品的系统可以兼容不同供应商的零部件。

未来,可以像选配电脑一样选配星际动力机器人。例如,服务物流场景可以选择强负重腿和抓取型手;如需做精密装配,就换上高精度灵巧手。

据张海星透露,星际动力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