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月前 133 阅读 0 评论

“并非可穿戴设备”,法庭文件揭示 OpenAI 与 Jony Ive 的 AI 硬件项目

作者头像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IT之家 6 月 24 日消息,在 OpenAI 因“io”品牌而陷入商标诉讼之际,新的公开法庭文件为我们揭开了 Sam Altman 和 Jony Ive 领导的硬件团队幕后工作的神秘面纱。

据 The Verge 和彭博社报道,这场法律纠纷源于 iyO 公司对 OpenAI 提起的诉讼。iyO 是一家谷歌支持的初创公司,他们认为 OpenAI 旗下新成立的 io Products, Inc.的“io”品牌与 iyO 的品牌过于相似,容易引起混淆。

然而IT之家注意到,这场商标纠纷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TechCrunch 报道称,新公开的文件显示,OpenAI 的代表,包括前苹果高管、现任 io Products 首席硬件官唐・谭(Tang Tan),曾与 iyO 首席执行官杰森・鲁戈洛(Jason Rugolo)会面,以“进一步了解 iyO 的入耳式产品”。不过,内部电子邮件却淡化了这些会议的重要性,因为 io 团队在多次产品演示失败后对 iyO 的产品并不满意。

尽管如此,新文件声称 OpenAI 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在研究入耳式设备,并对耳机市场和音频设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根据 io Products 的首席执行官特恩(Ten)向法庭提交的声明,他们的未来人工智能产品“既不是入耳式设备,也不是可穿戴设备”。他还补充道,该产品的设计尚未最终确定,且至少还需要时间一年才会对外公布或销售。此前,Sam Altman 曾将该产品描述为“可以放进口袋或放在桌面上的东西”。

此外,Altman 也向法庭提交了声明,称“我们与 Jony Ive 团队合作的初衷,以及现在的目标,都是创造超越传统产品和界面的产品”。

尽管法律声明称 io 的产品“既不是入耳式设备,也不是可穿戴设备”,但 iyO 的邮件显示,OpenAI 和 io 对 iyO 技术中的一个特定部分 ——3D 耳部扫描流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iyO 通过派遣技术人员使用精密设备扫描用户耳朵来定制每个耳塞,这一工作流程吸引了前苹果工程师、现任 io 团队成员马万・拉马(Marwan Rammah)的注意。他在给唐・谭的邮件中提出了购买 iyO 供应商的耳部扫描数据库的想法,称其为“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良好起点”。

iyO 则试图将 OpenAI 的这一兴趣转化为更大的合作机会。法庭文件显示,iyO 首席执行官多次向 OpenAI 推销投资、合作,甚至直接以高达 2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4.37 亿元人民币)收购 iyO 的方案,但唐・谭最终拒绝了这些提议。

最终,另一位前苹果高管、现任 io 设计团队负责人的埃文斯・汉基(Evans Hankey)在向法庭提交的声明中明确表示:“io 目前没有计划推出定制模塑耳塞产品。”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