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5小时前 150 阅读 0 评论

字节大模型团队核心再出走,视觉基础研究负责人冯佳时离职Seed,或投身新一轮AI创业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据申妈朋友圈报道,字节Seed大模型视觉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冯佳时已正式离职。根据其在字节的职级体系判断,他的级别应在4-1或4-2之间,属于公司最为稀缺的核心研究序列。冯佳时后续去向或是AI创业。



公开资料显示,冯佳时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就读于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他曾任NUS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机器学习与视觉实验室负责人。2019年加入字节后,他长期负责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在多媒体方向的基础研究,后来随着字节将相关团队并入Seed,他成为视觉基础研究负责人。



冯佳时在学术界成绩斐然,曾获MIT科技评论“35岁以下创新者(亚洲)”,ACM MM最佳学生论文奖、ICCV TASK-CV最佳论文奖、CVPR 2021最佳论文提名,并担任过CVPR、ICML、ICLR、NeurIPS等国际顶会的领域主席。2023年底,他还曾作为核心研究员,推动新加坡国立大学Show Lab与字节联合发布视频生成模型MagicAnimate——只需一张图像即可驱动人物舞动,该项目在开源社区掀起热潮。在业内的多篇报道中,冯佳时与项亮、王语轩、王明轩、李成刚等人,被称为“支撑字节大模型的关键八人”。因此,他的离职无疑被视为Seed团队的又一次重大损失。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孤立事件。自今年初字节聘请吴永辉执掌Seed以来,部门内部人事震荡接连不断。原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因个人丑闻被辞退,视觉大模型负责人杨建朝因病长期休假,前AI Lab主任李航在退休返聘后逐渐淡出。几位职级在-1或同级别的核心负责人先后离开,让外界普遍担忧Seed的稳定性。冯佳时的离职,成为这一“出走潮”的最新注脚。


与此同时,中国大模型的竞争正在全面加速,从算力、架构到应用生态,产业格局已从早期的“模型竞赛”转向“全链条对抗”。大厂往往陷入组织惯性和战略摇摆,而顶尖研究员则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更高自由度与更快节奏的创业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冯佳时的出走,并非偶然,而是整个行业“科研人才裂变”的缩影。对他本人而言,凭借学术声誉和产业经验,离开大厂或许能换取更直接的资本支持与科研自主权。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 Z Finance “,作者 ZF 编辑部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