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入门 AI 编程需要注意的几件事
ai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GPT将会对网络内容创作 学习教程

小白入门 AI 编程需要注意的几件事

作者头像 2月前 143 阅读
4.8 (1280评分)
15,328人已学习

 

大家好啊,我是唯庸。
前阵子做了一些有关AI Coding的分享,把讲稿整理成了几个核心观点,分享给大家,受限于我个人的知识范围和能力水平,有瑕疵的地方欢迎指正,欢迎交流。
谢谢大家(鞠躬

一、AI编程路线

目前主要有工程化编程与氛围编程,两种AI编程使用的流派

工程化编程:传统的严肃编程方式,注重代码的严谨性和工程化管理。
vibe coding 氛围编程:面向小白,不学代码,学思维,依赖模型能力,强调快速生成代码和应用。

前者,向着专业化进发,会颠覆现在有的开发管线,基于AI重新设计开发流程,在大厂的影响会更为显著

后者面向小白,可能只是模型 Coding 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剪影
不学代码学思维,相信模型的能力

二、AI编程的核心理念

AI编程不只是编程

  1. 1. AI编程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生成代码。
  2. 2. 代码生成容易,但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很难。
  3. 3. Coding 不仅仅是代码,更是拥有类代码结构化的语言内容。场景不仅仅是web和app等通用开发任务,还有针对各个垂直场景的插件、语言、脚本等广阔空间。

三、AI编程小白的注意事项

根据需求选型,不要拿着锤子找钉子

避免盲目使用AI工具,而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需求挖掘是关键,而不是单纯依赖技术。

制作自己需要的,而不是自己喜欢的

以自身需求为起点的产品开发,解决真实痛点,创造自己每天都会使用的产品。
上线后即使没有用户,自己需要这个产品,以自己的需求为动力持续迭代,只要产品在更新,就有遇到用户的一天。

保护注意力的壁垒

在信息过载和工具泛滥的时代,专注是关键。
减少项目数量,专注于长期有价值的事物。

这里的专注有两层

  1. 1. 专注于核心的几个项目,保证可以有精力维护
  2. 2. 专注于事物更本质的发展逻辑,不跟风,保持独立思考。

将军赶路,莫追小兔

产品成功的本质

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真实问题、满足持久需求。

在AI时代,产品成功的关键不再是技术能力,而是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执着。当你真正爱上使用自己创造的产品,用户也会爱上它——这不是巧合,而是产品设计的第一原则。

做产品更多是从热爱开始的。
热爱生活、敏锐观察,是少数人拥有的稀缺技能。

四、AI编程的机会在哪里

AI IDE能力的外溢

AI IDE 能力在外溢,自身拥有强大的的Agent能力,集合MCP之后,使用场景不再局限于编程,从开发者工具,向AI原生工作台转变。

AI写作、AI可视化、AI风格改写、AI工作拆解…

有些时候我会把IDE中间的代码区域直接关掉,直接与AI进行交互。我们对AI IDE的玩法开发还远远不够。

产品需求挖掘、推广

产品变现中,最不重要的就是编程

更重要的是需求挖掘和推广,对于小白来讲,同时做两边太过困难,建议初始的方案如下:

  1. 1. 找到自己所在的圈子,并且自己确实在圈子之中
  2. 2. 发现圈子中的自己,痛点需求
  3. 3. 结合konw-how解决自己的需求
  4. 4. 围绕圈子进行产品推广

举例:

  1. 1. 有一个学员是宝妈,宝妈就是她个人的圈子、标签之一。她有很多宝妈群,线下一起交流的宝妈朋友,确实在圈子之中。
  2. 2. 她有一些痛点需求,例如记录母乳和奶粉喂养时间、测试孩子的一些发育指标等。
  3. 3. 目前使用手机备忘录记录,以及指标量表是在书籍上,测试完成后手动计算。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流,制作了宝宝母乳喂养记录的小程序,以及儿童发育指标计算小程序,解决了自己的需求
  4. 4. 将小程序通过线下和线上群聊进行推广,在宝妈圈子中实现“人传人”的自增长

第一个需求按照上面的流程进行练手,不要盲目进行商业化产品尝试,好猎手是子弹喂出来的,一名资深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不知道要做死多少款产品

五、未来展望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AI编程仍处于非常初期的发展阶段。
AI编程能力的聚变将带来更高效“创世”的方法。
更早入局,从多方向思考AI编程的潜力。

 


?关注我,原创文章第一时间查看。欢迎点赞、分享、在看,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点击下方?️“唯庸AI进化论”,关注公众号

专注 AI 智能体、AI 工具、AI 产品落地经验分享



朋友圈平时分享我的认知思考,v: wangweiyong0219,备注:公众号

免费知识星球,日常分享开源智能体学习案例,加入共学智能体



大家好,我是唯庸。
前字节 AI 产品经理,曾任职字节基座大模型相关项目组,参与对豆包、剪映、扣子等产品底层模型能力的支持。
当前专注 AI 智能体科普教育,企业 AI 智能化转型咨询,也做自己的独立产品。
推进 AI 普惠,人人都能用 AI,人人都能用好 AI。

教程评分

4.8 (1280 人评分)

学习讨论 (42)

用户头像

初学者

2天前

非常棒的教程!

作者头像

AI导师李明 作者

1天前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