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融资数据 10小时前 88 阅读 0 评论

不差钱的腾讯,也开始借钱了?

作者头像
36氪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时隔四年后,腾讯再次发债,首发点心债。

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称,于2025年9月16日,公司已与经办人就根据计划发行本金总额90亿元的票据订立认购协议。于扣除包销费用、折扣及佣金后,估计发行票据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人民币89.7亿元。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这是腾讯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以任何货币发行债券。一家现金充裕的公司通常不会频繁发债。此次打破长达四年多的“沉默”,突然计划融资,引发市场猜测,为什么腾讯突然“缺钱”了?

借新还旧?借债回购?

市场上流行的一种答案是到期债务再融资。从腾讯目前债务管理情况来看,公司有一笔10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26年1月到期,另一笔5亿美元的票据将于4月到期。因此市场有声音认为,发行新债可为到期债务提供再融资,优化债务结构,是腾讯发行点心债的主要原因。

但借新还旧的可能性较低。原因在于,今年前两个季度,腾讯自由现金流分别为471亿元和430亿元人民币,远超公司105亿元的债务总额,横向对比其他国内科技大厂来看,百度今年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47亿元,阿里该数据则为-188.15亿元。

因此以腾讯当下的充沛现金流状况,到期兑付这些债务毫无压力,无需提前大半年专门为此发债。

不过虽然没有为到期债务再融资的需求,但从当下点心债融资成本显著低于美元债的节点来看,腾讯可能存在财务优化策略的诉求,即置换即将到期的高成本美元债,享受人民币低利率的红利。

但除此之外,腾讯此次计划发行点心债,更可能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用于支持其大规模的股份回购计划。

腾讯在今年频繁大规模回购。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腾讯本年累计回购总额达499.54亿港币,约占其总股本1.02%。这个规模在港股市场是“断层第一”,排在第二的汇丰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为252.53亿港元。

众所周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腾讯都是最会投资的互联网公司。2021年之前,腾讯将富裕的现金主要用于对外投资,在2021年三季度,腾讯来自投资公司的收益净额达到最高点,当期录得265亿元,占同期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比例高达67%。

但2022年之后,面对大股东PROSUS公司的清仓式减持,腾讯开启了回购对冲模式。梳理回购历史,腾讯的密集回购行为是从2021年开始的。2021年腾讯全年回购25.99亿港元,之后其每年保持密集回购,且规模逐年增长,去年回购规模更是达到1120亿港元,今年的回购目标则为800亿港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光大证券

尽管从现金储备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腾讯的现金依旧充裕,但这跟发债并不冲突。从财务的角度,只要利率水平足够低,通过发债来优化财务结构,是同行的做法。

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苹果公司在美联储低息时期,密集发债。

腾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走苹果的老路

梳理苹果“借债回购”策略可以发现,其2013年开始的借债策略,通过配合回购进行,助力了其股价上涨。

2013年,苹果首次破纪录地发行了170亿美元债券,同时启动了大规模资本返还计划。随后2017年,苹果继续利用债券市场低成本融资,发行了50亿美元债券,当时苹果现金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

这一阶段苹果发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美国处于低利率时期,这与眼下腾讯在人民币低利率时期发债的逻辑相同。

美国税改之后,虽然市场进入加息周期,但为了支持股票回购计划,苹果依旧延续了这一优化资本结构的策略。比如2021年2月,苹果发行了65亿美元债券,随后便在8月底表示公司启动了一项5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2023年5月,苹果也发行了超过50亿美元的债券。

最近的一次借债发生在今年5月。时隔两年后,苹果再度发行45亿美元债券,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有消息人士称,新债认购订单远超过苹果的目标额度,订单总额达到100 亿美元。

制图:36氪,数据来源:Wind

支持回购、调整资金结构是公司财务层面的诉求,除此之外,像苹果和腾讯这样的蓝筹股发债,在二级市场上也是喜闻乐见的事情,总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股价。

股价上涨的深层原因,是回购可以间接提升EPS(每股收益),这是发债回购这一资本运作的核心。苹果历史上的几次主要发债,从财务逻辑和实际结果来看,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其EPS的增长。

其背后的逻辑是,苹果以极低的债务成本融资,用于大规模回购并注销股票,从而减少流通股总数。EPS为净利润/总股本,因此即使净利润保持不变,流通股数量的减少也会直接导致EPS提升。

如果从苹果过往利润走势来看,2013年起,苹果净利同比增速开始放缓,从超过50个百分点降低到20个百分点上下,这与苹果开始大规模回购的时间吻合。

也就是说,在净利和营收增速波动下滑的背景下,苹果发债回购是其稳定EPS的重要途径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苹果净利润增长5.8%,但是回购撬动EPS增长了10.2%,2023年苹果净利润下跌2.8%,但EPS维持了持平。这清晰地展示了回购对EPS的放大效应。

此外,苹果还利用债务有效提升了ROE。截至今年6月底,苹果的长期债务近900亿美元,但其净资产收益率仍高达35%。

可以看出,苹果发债是精心设计的、旨在最大化股东价值的战略性财务操作。苹果通过发债回购来提升EPS,可以持续向市场发送积极信号,从而进一步支撑股价,形成正向循环。

腾讯EPS与净利增速差

回到腾讯,其和苹果逻辑类似的回购操作,也导向了如出一辙的效果。2025年第一、二季度,腾讯的EPS同比增长均达到17%,超越了同期的净利润增速14%和16%。

虽然此前腾讯主要依靠其强大的内生现金流来支撑回购,而非完全依赖发债,但今年腾讯计划发行点心债的举动,表明公司正在考虑开始运用类似的“优化融资成本以支持股东回报” 的资本策略。

作为回购大户的腾讯,如今再配合发债的打法,从维护现金储备,到债务置换,再到股东回报,腾讯的资本腾挪术已经逐步向苹果看齐。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