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融资数据 21小时前 55 阅读 0 评论

史无前例!英伟达狂砸1000亿美元,联手OpenAI建10吉瓦AI数据中心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AI 时代,谁最会赚钱?英伟达一定榜上有名。

继上周刚刚掏出 以此获得其 5% 的股份之后,英伟达这周又下了血本,开出 1000 亿美元的合作大单,堪称”史上最大投资“,抛向 OpenAI。

一切的发生就在今日凌晨,OpenAI 和英伟达共同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达成一项重大战略合作,计划建设至少 10 吉瓦规模的 AI 数据中心,其中将部署数百万张 NVIDIA GPU,用来支撑 OpenAI 的下一代 AI 基础设施。

1000 亿美元大单,分阶段砸下去

为了推动这项合作,英伟达打算在未来分阶段向 OpenAI 投入最高 1000 亿美元。简单理解,就是每建成 1 吉瓦,就继续追加资金。第一批系统预计在 2026 年下半年上线,基于英伟达的 Vera Rubin 平台。

对此,NVIDIA 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表示:“过去十年里,NVIDIA 和 OpenAI 一直在互相推动,从最早的 DGX 超级计算机到 ChatGPT 的突破。现在我们要迈出下一大步——用 10 吉瓦算力来驱动智能时代的到来。”

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发布中表示:“一切都始于算力。计算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基石,我们会利用与 NVIDIA 搭建的平台,不仅推动新的 AI 突破,还要让人和企业能够大规模使用这些成果。”

OpenAI 总裁 Greg Brockman 补充道:“我们和 NVIDIA 从 OpenAI 创立早期就紧密合作,依托他们的平台开发出每天有上亿人使用的 AI 系统。现在我们要一起部署 10 吉瓦算力,把智能的边界继续推向前方,让技术成果惠及所有人。”

10 吉瓦是什么概念?

10 吉瓦的规模有多夸张?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外媒 CNBC 采访时,做了一个直观的描述,其表示:10 吉瓦算力相当于 400–500 万张 GPU,大致等于英伟达今年的 GPU 出货总量,还比去年翻了一倍。

再换个角度看:10 吉瓦大概等于 10 座核电站的发电能力。要知道,大部分大型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在50–100 兆瓦之间,顶级的也就 1 吉瓦。OpenAI 的规划直接拉满,相当于给几个大型城市同时供电。

正因此,黄仁勋称,这项合作“规模空前”。

从 DGX 到 ChatGPT,再到 10 吉瓦

事实上,OpenAI 与英伟达的合作由来已久。无论是最早的 DGX 超级计算机,还是后来引爆全球的 ChatGPT,背后都有英伟达的身影。

这一次,双方的目标更为宏大:用 10 吉瓦的算力,推动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

根据协议,OpenAI 将把英伟达作为首选算力和网络合作伙伴。双方还会深度对接产品和研发路线,确保 OpenAI 的模型与基础设施软件、以及与英伟达的硬件、软件形成最佳配合。

这项计划也与 OpenAI、英伟达和微软、甲骨文、软银、Stargate 等伙伴正在共同推动的全球最先进 AI 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呼应。

目前,OpenAI 已拥有 7 亿以上的周活跃用户,影响力遍及企业、开发者和个人用户。此次合作无疑将加快它实现长期使命的步伐——打造真正能造福全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未来几周,双方将进一步敲定合作细节。

可以预见,AI 世界的“算力大战”,才刚刚开始。

来源:
https://openai.com/index/openai-nvidia-systems-partnership/

活动推荐:周三(9月24日)20:00,奇点智能研究院院长,CSDN 高级副总裁,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主席李建忠将与 Transformer“八子”之一、OpenAI核心科学家 Lukasz Kaiser 进行一场思想交锋和深度对话,欢迎提前锁定 CSDN 视频号矩阵,全程观看直播。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