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公众号,内容不差、更新也勤,却始终做不起来。问题往往不在“写什么”,而在“怎么做”。本文聚焦公众号运营中最容易踩坑的关键环节,帮你避雷、破局、重构增长路径。

昨天有个读者私信我:“为什么我天天研究爆款,账号还是做不起来?”
我问她:“你最近都在干什么?”
她说:“每天刷爆款文章,研究涨粉技巧,追热点,学运营……”
我听完明白了。
她不是在做公众号,是在喂养自己的焦虑。
我之前也是,每天打开十几个公众号研究爆款,收藏了上百篇涨粉攻略,电脑里存满了各种运营课程。
结果呢?
写了10多篇,阅读量始终2位数。
那段时间我特别纳闷:明明这么努力,为什么就是不见效果?
直到后来我意识到:
我的脑子里装了太多杂念,就像电脑CPU都占满了,怎么可能跑得动?
很多人做不好公众号,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脑子里的“无用信息”太多了。
看到情感号火了,赶紧模仿写两篇;发现搞笑段子涨粉快,又去学怎么写段子;觉得职场号变现强,马上转型写职场……
最后账号内容乱得像一锅粥,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写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真正做起来的人,从来不是内容最花哨的,而是脑子最干净的。
他们不会今天追这个热点,明天蹭那个流量。而是把所有能量聚焦在一个点上,持续输出,直到打穿。
我自己的转变,就是从“清理大脑”开始的。
当我停止追逐所谓的技巧和捷径,开始专注于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时,第一篇小爆款就来了。
内容创作的本质,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思维的输出。
你得先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清晰,才能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那怎么清理大脑里的“无用垃圾”呢?
我总结了三个方法,特别管用:
第一,只专注一个核心选题。
比如你是写职场的,这就聚焦“职场35岁焦虑”这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拆解,形成一系列内容。
第二,给自己设立内容禁区。
不是所有热点都要蹭,不是所有流量都要追。
哪些内容坚决不碰?给自己划条红线。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再火也不写。
第三,建立清晰的内容体系。
今天写什么,明天写什么,要有规划。
我通常提前把一周的选题做好,这样让内容之间能够承上启下,形成体系。
【写在最后】
写公众号就像写本书一样。
你看我现在,虽然阅读量还会有起伏,但我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为谁而写。
这种确定感,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有人问我:“如果坚持了还是没效果怎么办?”
当你真正专注于创造价值,而不是追逐流量时,效果只是时间问题。
清空,专注,然后全力以赴。
当你不再关注流量的时候,流量自然就来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成哥168】,微信公众号:【成哥AI写作】,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