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对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路径和发展目标。

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将重点推动基础模型在多个维度的技术突破。在多模态算法创新方面,方案要求AI模型需要深度理解流体力学、电磁学、真空物理等基础物理规律,通过增强物理仿真能力来提升工业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视觉处理能力建设上,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AI对工业图纸、设备操作手册以及产品缺陷等关键信息的识别和理解能力。这一要求直接针对制造业中大量存在的技术文档和质量检测需求,旨在通过AI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升级。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时序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是方案关注的另一重点领域。通过加强AI对时间序列数据和工艺约束规则的深度理解,提升系统在复杂制造环境中的智能决策水平,为生产优化和故障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在工业推理能力强化方面,上海计划系统梳理制造业的标准操作流程,建立专门的工业提示词库,训练智能体准确理解和执行各类工业任务、指令和角色要求。这一举措将有效降低AI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门槛。

为支持制造业的广泛应用需求,方案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采用知识蒸馏和逻辑打分等先进方法,构建面向制造业泛化场景的推理数据集,为工业模型的定制化微调提供数据基础,确保AI技术能够适应不同制造企业的具体需求。

这一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系统性的技术布局和能力建设,上海有望在"AI+制造"领域形成竞争优势,为全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业内专家认为,该方案的实施将加速AI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全面升级,对提升上海乃至全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