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小时前 191 阅读 0 评论

当 30 岁的“红警”遇上 AI Agent,一场人机协同大战即将打响!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AI 正在重新黏合这个世界——它修复老照片、让影像动起来、变身就医助手……把当下最前沿的 AI 智能体技术,与一款三十年前风靡全球、拥有上亿玩家的即时战略游戏《红色警戒》结合,会发生什么?

这一次,让我们把 AI 拉上真正的战场。这一次,让人类与 AI 并肩作战。

AI 智能体的开发者们,红警游戏的新老玩家们,立即注册,快来参加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大战!

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你指挥,AI 征服


AI 智能体的开发者们,红警游戏的新老玩家们,GOSIM Hangzhou 2025 正式发起实验级对抗赛——GOSIM Code Alert:红警指挥官对抗赛。

基于开源项目 OpenRA(
https://github.com/OpenRA/OpenRA),开发者将打造属于自己的作战 AI Agent(AI 指挥副官),通过自然语言、语音指令、API 控制等方式,完成即时博弈与策略对决。

这是一次人类战术直觉与机器智能协同能力的极限测试,也是一次真正将智能体能力“落地进战场”的实战演练。


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你指挥,AI 征服


AI 智能体的开发者们,红警游戏的新老玩家们,GOSIM Hangzhou 2025 正式发起实验级对抗赛——GOSIM Code Alert:红警指挥官对抗赛。基于开源项目 OpenRA(
https://github.com/OpenRA/OpenRA),开发者将打造属于自己的作战 AI Agent(AI 指挥副官),通过自然语言、语音指令、API 控制等方式,完成即时博弈与策略对决。
这是一次人类战术直觉与机器智能协同能力的极限测试,也是一次真正将智能体能力“落地进战场”的实战演练。

场景想象

在《红色警戒》中,每一代玩家都曾挥斥方遒(手忙脚乱)、纵横沙场(疲于奔命)。在 RTS 经典的基础之上,Code Alert 的“开放指令 + 即时反应”机制,正是检验 AI Agent 的理想舞台。

你对麦克风发出一句指令:

“造三辆光棱坦克,然后从右侧包抄进攻。”

AI 是否真的能理解你的战术意图,生成合理的执行步骤,并自适应战场变化?

如果能,那意味着 AI 已初步具备了“语言-理解-执行”的闭环能力,真正迈入“可协作”的新时代。

AI 开发者们,请通过 Code Alert 大赛,让玩家们惊喜欢呼,让你的智能体赋予老游戏发挥出崭新的生命力吧!


玩法与赛制


整个赛事将分为线上挑战与线下对抗两个阶段。AI 开发者们,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专属游戏引擎和连接您的智能体 API。不限您使用哪一们编程语言,无论您使用什么智能体开发框架,都能快速参与、迭代改进,深度创作。初赛的成绩将通过排行榜在比赛官网实时发布。初赛战绩前六名决战杭州,差旅费用无忧;GOSIM 大会现场颁奖,尊享无上荣光冠亚季军奖励电脑,配置高端专业;优胜者佳绩将在官网流芳,并于社媒推广。


  • 详情请访问大赛官网:https://hackathon.scimigo.com/
  • GitHub 代码仓:https://github.com/OpenRA/OpenRA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线上黑客松(初赛)


  • 时间:8 月 4 日-9 月 1 日
  • 任务:通过语音/文本指令控制 AI,完成战术闯关
  • 评分:基于执行准确度、策略合理性、反应速度等

杭州对抗赛(决赛)


  • 时间:2025 年 9 月 13-14 日
  • 地点:GOSIM 杭州现场
  • 内容:初赛前 6 名对战决出最后名次,并与 GOSIM 大会参加者以及游戏社区欢乐互动
  • 奖励:优胜团队将获得高级电脑装备奖励、现场表彰、作品推广等

不只是比赛,更是 Agent 开发者的进阶之路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 Hackathon,而是一场真实复杂环境下的 AI 应用演练:

指令多变,变量太多,如何把控?

如何构建稳健的语义理解能力?

如何设计抗噪声的决策逻辑?

如何真正形成“语言到行动”的闭环执行链?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的探索和实验,沉淀出一套真正适用于复杂场景的 Agent 构建范式,推动 AI 从“对话”走向“协作”。

在未来,谁才是最强指挥官?让战场告诉我们吧。

GOSIM Code Alert 红警智能体大赛,等你来战!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