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23小时前 173 阅读 0 评论

刚刚,一家具身智能明星公司原地解散了

作者头像
AI中国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消息太猛太突然,一度以为是误传。


就在今天,“一家明星具身智能公司原地解散”的传闻在圈内迅速传开,而且因为公司成立时间很短,甚至都不涉及员工赔偿。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家公司还高调公开了新融资,以及AI技术大牛加盟作为联合创始人及CTO。



以及这家具身智能公司虽然初创,但因为创始人的特殊身份和背靠的资源大树,不论如何都很难“原地解散”……


然而没想到,事情被证实了。


量子位从不同渠道获悉,这家传闻中的具身智能明星就是OneStar一星机器人


一星机器人(苏州)是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发起的具身智能创业项目,今年5月成立,上个月还对外官宣了新一轮投资。


更早之前,一星机器人从上海AI Lab挖来了明星研究员,联合创始人身份、CTO头衔。


现在,一星机器人如此突然原地解散的原因尚未可知。


但据说后续可能会一分为二处理——一是原有吉利相关的基础平台和业务回归吉利汽车集团;


二是具身技术团队可能会单独创业——据说技术团队已经遭遇哄抢了。


从吉利走出的“具身实验室”


一星机器人(OneStar Robotics)成立于2025年5月9日,由吉利控股集团股东李星星——也就是李书福之子——发起创立。


公司定位于“具身智能”赛道,被视为吉利在机器人领域的关键布局。


董事长由潘运滨担任,早期投资人包括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吉利系产业资本。


公司还组建了相当强悍的科研阵容:联合复旦大学教授团队、清华大学教授团队,以及国际知名的FastUMI数据采集团队,共同构建“模型+数据+本体”的研发体系。


与大多数追求炫技Demo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不同,一星从成立起就明确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倒做AI”。


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从算法或视觉Demo出发,而是从真实任务与生产场景开始,倒推算法设计、操作流程和产线布局。其目标,是让机器人在真实场景的磨练中不断进化,而不是在模拟器或展厅里表演。


这种“场景优先”的理念在当时显得颇为独特,也带有某种吉利风格:他们要让AI在工厂里学会工作,而非在舞台上跳舞。


迅速成长,光速陨落


一星机器人在成立后动作频繁。


7月,公司官宣完成数亿元“亲友轮”融资,投资方几乎全部来自吉利生态体系。


同月,上海AI Lab研究员被官宣正式加盟,出任公司CTO兼联合创始人。


8月28日,一星机器人与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智能机器人校企联合实验室”,并推出首款产品——“星轮1号”轮式双臂机器人。


9月17日,苏州一星机器人再次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


这轮融资既包括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等市场化机构,也有蓝黛科技等产业链投资方,以及中新集团等“城市共进”资本共同参与。


而直到一个月后的今天,消息传来:公司团队已原地解散。



一星机器人的官方公众号也清空了消息。


5月推出,10月解散,快得多数创始员工还没过“试用期”。


唉……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量子位”,作者 “量子位”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