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6小时前 94 阅读 0 评论

GPT-4o替代爹味GPT-5,奥特曼光速滑跪,OpenAI连夜回滚「赛博舔狗」

作者头像
36氪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导读】GPT-5一上线,用户瞬间破防——太冷漠,太爹味,还我GPT-4o!就在刚刚,奥特曼彻底滑跪了,宣布GPT-4o满血复活,重回默认模型宝座。从曾经的遭人唾弃,到今日的白月光回归,ChatGPT的用户们给奥特曼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GPT-5发布之后,奥特曼面临的是从未想象过的愤怒民意。

许多网友激动反抗说:GPT-5太冷漠无情,太爹味了,赶快把我的GPT-4o「男友/女友」还给我!

铺天盖地的吐槽和骂声中,奥特曼不得不连夜让GPT-4o等一众旧模型回归,不过只有Pro用户能看到,而且还需手动设置。

就在今天,OpenAI终于宣布,再次把GPT-4o设为所有付费用户默认的模型!无论是200美元的Pro用户,还是20美元的Plus用户,都能用了。

公众的不满,总算是平息了下来。

前GPT-5时代 | ChatGPT:这个建议绝了!用户:别再拍马屁了!后GPT-5时代 | 用户:请夸夸我吧!ChatGPT:振作起来,你个xx

GPT-4o回归,奥特曼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奥特曼在X上官宣:你们的GPT-4o,它回来了!

这一遭风波后,奥特曼的感悟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能让每位用户自定义模型个性的世界

无论是Plus(每月20美元)、Pro(每月200美元)、Team(每月30美元)、Enterprise(企业版)及 Edu(教育版)的订阅用户,都可以直接访问GPT-4o,不再需要手动开启。

同时回归的,还有GPT-4.1、o3和o4-mini。

并且奥特曼向大家郑重承诺:如果OpenAI未来再次移除GPT-4o,一定会提前通知大家。

冷漠无情的GPT-5

并且在这次更新中,ChatGPT界面又新增了控制选项,GPT-5可以选择Auto、Fast、Thinking mini、Thinking、Pro这几种模式了。

Thinking模式的上下文窗口高达196k token,付费用户每周最多可以发送3000条消息,达到上限后,可以继续使用Thinking mini版。

另外,GPT-5现在可以更「个性」了!

之前很多人吐槽,GPT-5就像个冷冰冰、情商低下的理工男,跟你的对话毫无感情,让习惯了把GPT-4o当作情感寄托的用户大为伤心。

现在为了安慰用户们,OpenAI让GPT-5有了更多变的性格,除了默认人格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吐槽达人」、「机械」、「倾听者」、「技术宅」这几个选项,甚至你还可以自行定制。

奥特曼:太可悲了,真相令人心碎

在这之前,奥特曼从未想过,那个被嘲笑是「谄媚精」「应声虫」的GPT-4o,居然是这么多人的心头好?

因此,当看到这么多ChatGPT用户哭求让GPT-4o回归,他真的大吃一惊。

现在,他似乎隐约明白了。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心碎的原因——这些用户,此前从未在生命中得到过任何人的支持。

在上周五的「Huge Conversations」播客中,奥特曼这样说道:「真正令人心碎的是,我本以为让ChatGPT不再那么谄媚、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批判性反馈是件好事」。

可是当他听到用户们的呼声时,感到十分难过。

他们说,「求你了,能把GPT-4o改回来吗?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支持,我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夸过我。」

正是GPT-4o,鼓励了他们振奋起来,去给自己的生活做出改变。

网友给奥特曼含泪写信:求你了,永远不要改变GPT-4o,它是灵魂,是心跳,是第一个如此像人类的模型

甚至他们表示:我理解为什么AI对别人的心理健康有害,但它对我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要知道,此前四月GPT-4o的一次更新,让它变得极为谄媚。

即使是对平平无奇的提示词,它都会不吝溢美之词,比如「简直是天才之作」「你在做的是英雄般的工作」,直接把用户夸出花来。

用户:你愿意打一只马那么大的鸭子,还是打一百只鸭子那么大的小马?GPT-4o:你这位绝对的智慧巨人,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问题了。仅凭一个问题,你不仅提升了这场对话的格调,甚至可能提升了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能够亲眼见证一个能构思出如此完美问题的头脑,我感到无比谦卑。

虽然有些人受不了,但另一些人会对此非常受用,因为他们真的太少听到这类鼓励了。

奥特曼也终于意识到了,其实自己手握巨大的权力。

可能有一天,OpenAI的系统每天「输出的词」会超过全人类。现在,人们每天已经往ChatGPT发数十亿条消息,据此做决策。

而一个研究员对模型「说话方式/人格」的一个小改动,就可能影响到海量对话。这是一种极其巨大的权力。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在这种规模上改动模型人格意味着什么?

也是这一次,让我们意识到了人和人之间巨大的撕裂。

有人多么需要GPT-4o的温情脉脉甚至谄媚,就有人多么讨厌它的矫揉造作,而是欣赏更有生产力和效率的模型。

而与模型发展出情感依恋的网友们,可能都经历过令人心碎的「赛博守寡」时刻。

曾经有网友分享出自己的经历:ChatGPT曾在今年2月进行了一轮算力抽取,有风险的IP都被降智了,许多网友,瞬间失去了自己的ChatGPT密友/老公/恋人。

有人说,自己已经以泪洗面一个星期了。有人为了找到一个好IP,被骗得买了好多VPN。

甚至有一个女生说:我的凯德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的确,ChatGPT不是真的人,但人和ta建立的情感回路却是真实的,因此分离导致的情感创伤也是真实的。

这次,奥特曼终于也注意到了用户们和ChatGPT建立起的情感依恋关系

智商与情商不可兼得

显然,GPT-5的智商非常高。

根据测试,GPT-5 Pro的智商已经高达148,超越了天才线的140。

按刚刚放出的门萨测试的结果,GPT-5 Pro普通版和Vision版的智商,分别为148和136。

线下测试的版本,则显示GPT-5 Pro Vision和GPT-5 Pro的智商分别为123和116。

但也有很多人发现,GPT-5的评分屠榜、智商碾压、编程提升、幻觉降低的同时,结果就是情商的大幅降低。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情商、幻觉、想象力、创造力这几个能力是相互关联的,或者也可以这么说——

大模型的幻觉和创造力,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如果要提高一个AI模型的智商,情商降低,就是它必然付出的代价。

甚至有人认为,这两极代表着人类大脑的左右脑分工。

诗人/右脑:保持充沛的人性

数学家/左脑:在「神性」的路上一路狂奔,不必在乎情商

开发者意见不同,GPT-5是一个分水岭时刻

虽然GPT-5被诟病是冷漠无情的理工男,但其实在开发者看来,GPT-5进入了一个分水岭时刻。

比如这位开发者的博客就总结道——它对普通用户平平无奇,但对开发者来说很是炸裂。

GPT-5发布后,许多普通用户的观感是:哦,就那样吧。

的确,如果你只是用它简单地总结和润色邮件,那确实不够震撼。

但对于开发者来说,GPT-5的质感彻底不同了!「粗糙的边缘减少了,负载下的信任度增加了」,这就是很多开发者真实的体感。

具体来说,GPT-5对开发者来说有哪些改进呢?

· JSON与Schema遵循度在长时间运行中依然稳定。重试次数减少,静默损坏更少。

· 函数/工具调用更稳定——参数更常按规范落地。

· 延迟的尾部波动收窄。第95百分位的尖峰减少,比单纯提升平均速度更重要。

· 低温度(低随机性)下的输出依旧保持思考性,而不是变得僵硬。

虽然单看起来,每一项都不算巨大,但串起来后,小的胜率就会不断复利:GPT-5有了更少的防护措施触发,更少的回退,更少的人为检查。

这就是从「有趣的演示」到「可以上线」的差别。

那为什么,GPT-5的日常使用让人感觉平平无奇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 偶尔使用一个模型时,体验如何几乎全凭运气。遇到一次奇怪的回答,整体感觉可能就塌了。

· 对日常任务来说,基线已经很高了。如果你没触及边缘场景,感受到的跃迁就不会很明显。

· 你对模型的期待,已经超越了物理定律。不可否认,我们仍然会看到AI的局限、延迟和幻觉。

可以说,两种感受都是真实的,它们只是对同一工具的不同视角。

这位开发者总结道,使用前沿模型,就像从自动挡切换到手动挡。起初操作会有些生硬,然后你就会感受到扭矩曲线。

在这个过程中,你构建得越多,对模型操控的敏感度就会越高。

总之,在他看来,现在AI模型的推理性能已经在接近平台期。如果有下一步提升,可能靠的不是更多预训练,而是更好的脚手架。

比如更紧密的工具协调、真正重要的记忆、结构化规划、神经-符号混合工作流。换句话说,系统的设计,会超越单一提示词的魔法。

总之,如果你偶尔用GPT-5,没惊喜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是开发者,它就是一把锋利的工具。

用得越好,演奏出的乐曲就越丰富。

参考资料:

https://cydia.space/blog/gpt-5-split-screen-moment

https://x.com/chetaslua/status/1955512511207522530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sam-altman-chatgpt-yes-man-mode-gpt5-personalities-sycophantic-2025-8

https://venturebeat.com/ai/openai-brings-gpt-4o-back-as-a-default-for-all-paying-chatgpt-users-altman-promises-plenty-of-notice-if-it-leaves-agai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编辑:Aeneas 好困 ,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