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功能不是越多越好,真正的挑战是:如何从“看起来很聪明”走向“真正有用”。本文聚焦AI产品落地过程中的典型误区,拆解从伪需求到真价值的转化路径,帮助产品经理构建更清晰的判断框架与落地策略。

AI的热度居高不下,但很多产品团队陷入了“为AI而AI”的困境:盲目跟风,投入巨大成本后,却发现做出的功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如何抛开科幻滤镜,务实、高效地将AI转化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价值?本文将通过几个核心策略和实战案例,为你提供一份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一、核心策略:找准AI的“价值锚点”
在启动任何AI功能前,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这个AI功能是为解决什么核心问题而存在的?它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技术演示,而必须是用户体验或商业闭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AI在产品中的价值锚点通常有三类:
- 提升效率(Dothingsfaster):自动化重复性劳动,让用户更快完成目标。
- 突破能力(Dothingsbetter):完成人类不擅长或无法完成的任务,提供超越传统的体验。
- 激发创造(Donewthings):enabling用户进行全新的创造和表达。
二、实战案例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案例一:Notion AI – 「效率提升」的完美嵌入
痛点:写作并非从零开始,而是从“一片空白”的恐惧开始。用户需要的是破题、梳理思路,而不仅仅是排版。
解决方案:Notion没有做一个独立的“AI写作机器人”,而是将AI深度嵌入到每个文本块(/命令)中。
具体功能:帮你续写、总结会议纪要、修正语法、翻译、甚至生成待办清单。
成功关键:
- 场景化:AI能力出现在用户最需要它的具体场景里(一个空白的区块、一段写好的草稿),无需跳转,无缝衔接。
- 轻量化:功能设计轻巧,点击即用,降低了用户的尝试成本和心理预期。它不是要取代用户写作,而是充当“副驾”角色。
产品启示:不要做“AI功能”,要做“用AI增强的现有功能”。
案例二:Midjourney – 「能力突破」创造新供给
痛点:绝大多数人有创意和想法,但缺乏将想法可视化的美术、设计技能。
解决方案:通过自然语言描述(Prompt),直接生成高质量图像,打破了专业技能的壁垒。
成功关键:
- 聚焦核心价值:早期版本界面极其“简陋”(依托Discord),因为它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成图像”这一核心体验上。
- 涌现的社区生态:其独特的频道交流模式,让用户能互相学习、模仿和激发Prompt技巧,形成了强大的UGC生态和护城河。
产品启示:AI产品可以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你的产品是否能为用户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能力”?
案例三:豆包(字节跳动)/ Kimi(月之暗面) – 「激发创造」的智能体雏形
痛点:通用大模型能力虽强,但过于宽泛,在特定场景下需要用户自己“调教”,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推出“智能体”或“AI伙伴”概念,提供预设好角色、能力和知识的AI助手。
具体功能:“小红书文案助手”、“编程大神”、“英语学习教练”等。
成功关键:
- 降低使用门槛:用户无需学习复杂的Prompt工程,选择即用,极大缩短了从需求到结果的路径。
- 场景深度定制:针对垂类场景进行模型微调(Fine-tuning)和知识库(RAG)填充,提供比通用模型更精准、可靠的输出。
产品启示:AI正在从“工具”走向“伙伴”。产品经理需要思考如何将AI人格化、场景化,为用户提供专属的、深度的服务。
三、避坑指南:产品经理的AI checklist
在规划AI功能时,用下面这个清单拷问自己和团队:
- 价值验证:如果去掉“AI”二字,这个功能描述还成立吗?它解决的是真实痛点还是“伪需求”?
- 数据基础:我们有训练或微调这个模型所需的高质量数据吗?数据清洗和标注的成本有多高?
- 成本核算:模型推理的API调用成本是多少?我们的商业模式能覆盖这个成本吗?(例如,每生成一张图片的成本是0.1元,我们的用户愿意为此付费吗?)
- 体验闭环:我们设计了“纠错”机制吗?当AI出错时(它一定会出错),如何让用户轻松地修正结果?(如提供“重新生成”或“微调”选项),而不是让用户感到挫败。
- 伦理与隐私:我们的数据使用方式是否透明并获得了用户授权?生成的内容是否存在偏见、侵权或安全风险?
结语:AI时代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
AI没有改变产品经理的根本任务——发现用户需求,并打造解决方案来满足它。但它改变了我们打造解决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未来的产品经理,需要成为“跨学科翻译官”:既要懂用户、懂市场,也要有能力和技术、算法团队高效沟通,准确地将用户需求“翻译”成技术可实现的产品定义。
务实的态度是:不再问“我们该怎么用AI?”,而是问“我们的用户问题,现在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解决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AI才是你最强大的盟友,而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本文由 @PM仔2034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