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7小时前 129 阅读 0 评论

全球AI应用排行榜7月榜发布:天天被唱衰的ChatGPT还好吗?

作者头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老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创始人。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上次的AI榜单发布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和建议,非常感谢。我们据此做了不少优化,但AI领域发展太快,全球化团队的背景也越来越复杂,榜单中难免还有一些不够严谨的地方,比如应用的具体归属和分类,我们欢迎大家继续勘误、共建。

不过,我始终认为,比纠结于个别信息的精准更重要的,是这份榜单本身能带来的启发。

希望大家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高价值的“AI产品案例库”。去亲自体验一下,研究一下:

  • 这些顶级应用的产品设计有何过人之处?
  • 它们是如何实现商业变现的?
  • 对我们自己的产品和工作,能带来哪些灵感和帮助?

这,才是我们制作榜单的初衷——帮助大家提升效率,发现机会。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直接上榜!本次我们依然从全球、中国、美国三个核心市场,整理出了下载和收入两大维度的榜单:

  • AI应用全球市场 | 下载榜 TOP 30
  • AI应用全球市场 | 收入榜 TOP 30
  • AI应用中国区 | 下载榜 TOP 30
  • AI应用中国区 | 收入榜 TOP 30
  • AI应用美国区 | 下载榜 TOP 30
  • AI应用美国区 | 收入榜 TOP 30

简单总结

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前沿领域的实验性概念,而是演变为一个拥有巨大创收能力的产业,其市场由少数关键参与者和数个高利润的细分赛道共同主导。

这份榜单不仅是收入数字的简单罗列,更深刻地反映了技术、资本与市场需求三者交织下的商业现实。

各大应用凭借其独特的价值主张,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了各自的盈利模式,共同构成了当前AI经济的核心版图。

  1. 平台型AI占据市场主流,如ChatGPT、Gemini、豆包等。其目标是成为覆盖广泛任务的基础设施层,通过提供通用的、强大的底层模型能力,吸引海量用户和开发者,力图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它们的护城河是“技术领先 + 海量数据 + 烧不完的钱”。
  2. 全球AI看中美,榜单几乎被美国和中国的公司瓜分(而且,圈内人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榜单上一些看似来自世界各地的应用,背后其实都是中国开发者的“出海马甲”。)。这种地缘集中的现象凸显了全球AI领域的双寡头垄断格局。
  3. AI创作者经济的崛起:由AI生成图片/视频编辑和音乐创作等专业工具构成的“AI创作者经济”。这一领域的繁荣表明,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专业级用户,都表现出强烈的意愿为能够提升创作效率和质量的高价值AI工具付费。
  4. AI收入的幂律分布:AI应用市场并非一个均匀分布的竞争场,而是一个由少数“巨鲸”主导,大量“鱼群”争夺剩余份额的生态系统。ChatGPT收入依然遥遥领先。
  5. 一如既往看好AI出海:原因很简单,相比海外成熟的为好应用付费的环境,国内ToC市场的付费习惯还在慢慢培养。中国开发者的创造力和迭代速度是世界顶级的,尤其擅长做垂直领域的细分应用。与其在国内“卷生卷死”,不如去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寻找增长空间。
  6. “APP工厂”的肌肉:被戏称为“APP应用工厂”的字节,旗下应用在榜单上的表现依然亮眼。他们似乎总能精准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并用最快的速度做出数据不错的产品。
  7. 其他(大家看完榜单后,在评论区留言帮我补一下…)

AI应用全球市场 | 下载榜TOP30

数据范围:全球App Store+Google play(不含国内安卓)数据、不含网页端数据

AI应用全球市场 | 收入榜TOP30

AI应用中国区 | 下载榜TOP30

数据范围:中国区App Store(不含国内安卓)数据、不含网页端数据

AI应用中国区 | 收入榜TOP30

数据范围:中国区App Store(不含国内安卓)数据、不含网页端数据

AI应用美国区 | 下载榜TOP30

数据范围:美国区App Store+Google play数据、不含网页端数据

AI应用美国区 | 收入榜TOP30

数据范围:美国区App Store+Google play数据、不含网页端数据

如果大家觉得内容不错,记得“一键三连”点赞、转发、留言搞起来,蟹蟹大家。如果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在留言区直接说。

–AI共学交流群–

–榜单数据支持–

数据说明:榜单数据来自@点点数据和网络公开数据,数据仅作为了解行业动态趋势,不建议作为任何商业或非商业的决策参考,请谨慎看待。由于数据统计的局限性,可能存在数据不全面、不精确等问题。我们与上榜应用没有任何推广关系,不论是上榜应用或未上榜应用,均不代表我们对其的“褒贬”评价。我们不对榜单的内容准确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引用数据请务必注明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公众号ID:woshipm),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