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场景思考-解压娃娃
AI AI工具集合

AI产品场景思考-解压娃娃

作者头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7小时前 58 阅读
4.8 (1280评分)
15,328人已学习

当“解压”成为一种被算法理解的情绪需求,AI产品的场景设计也不再只是功能堆叠。本文以“解压娃娃”为切口,探讨AI如何识别、响应并重构用户的情绪场景,揭示娱乐产品背后的深层交互逻辑。

推理能力

今天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给大模型输入及其少量的信息,给出一个目标。但是实现这个目标可能要求具备很多的专业知识。其次还要完成完成复杂的处理步骤。那么一个AI是否可以实现,这是否取决于LLM的推理能力?还是他具备的知识量的多少?那么换句话说:推理到底是什么东西?杰弗里·辛顿(GeoffreyHinton)在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演讲中对 AI 推理能力的核心观点明确定出:AI的智能的本质是学习神经网络中连接的强度。即:LLM(如GPT系列)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训练海量文本数据学习语言模式。它们的“推理”实际上是模式匹配、概率计算和序列生成的过程

我认为:LLM的推理,是一种基于统计模式和算法计算、从文字结果反向计算意识和立场的概率【模拟推理】,而并不能从自主的从意识和立场创造新的结果。某种意义上,它能够生成在形式上类似于人类推理的文本输出,但缺乏意识、意向性和真正的理解。但是这种推理是表层的、依赖数据的,而非基于理性或逻辑

例如,当LLM回答逻辑问题或进行推断时,它是在计算下一个最可能的词符(token),而不是进行有意识的逻辑推理。而这种概率计算,无非就是35000多个汉字 或26个英文字母的文字的排列组合,终有一天会穷尽到极致。

应用场景

随着AI的发展,大语言模型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市场现在急需找到落地应用场景:即大模型的IOT设备的智能硬件形态。

截止2025年,关于大模型现在IOT领域的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具身机器人、工业机器人、ROS、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安全(门、窗、锁等)、电子产品(智能对话耳机、健身健康对话耳机)、情感对话机器人、客服咨询、娱乐等等。

而且互联网大厂、小厂的AI硬件产品都雨后春笋般爆发,因此我也在思考什么样产品才有差异化和竞争力?

用短视频逻辑看IOT

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市场的主旨是:“谁先富起来了,就挣谁的钱”。而从第40个年头开始,市场逐渐饱和

停滞,市场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商人的目标开始转向了:“谁的群体基数大,就挣谁的钱”。

那么我的创业方向应该是什么呢?是谁有钱就挣谁的钱?还是那个群体基数大就挣谁的钱?

我想到了最近几年增长比较迅速的短视频博主:中国手工耿、峰哥亡命天涯、抽象带篮子、胡晨风、小杨哥等人,他们从2020年-2025年他们的粉丝增长

人设 IP与内容热点:

粉丝画像(主要特征):

过去5年里,中国手工耿、峰哥亡命天涯、抽象带篮子、胡晨风、小杨哥 实现了显著的粉丝增长,尤其是峰哥亡命天涯的增长率最高(≈ 1 850 %),说明其内容在下沉市场仍具强吸引力。

从内容上看,手工耿的“无用发明”与生活实用性结合,峰哥亡命天涯底层生活记录与他的大压抑时代仍成为了佛罗依峰的圣经。抽象带篮子的 自嘲式的大专人上人,奠定了抽象文明。胡晨风的 的苹果人生、用极端方式唤醒底层乌合之众。小杨哥的 搞笑短剧作品, 带来了其与品牌合作的独特带货模式。

他们的粉丝,都是针对“打工人”、“屌丝”等标签的受众,内容应保持亲民、接地气的调性。

由此可以看出来:在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工作空闲时间的休息、自身外观形式的表达。无论是手工耿那些突如其来的想法、无用的产品制作过程展示给观众看、用于下班后的解压,还是佛罗依峰批判和分析粉丝的内心欲望。我们从中找到2个本质规则

1、释放、解压、本身并没有太多用处的产品,是人们生存不可中断的燃料。

2、这个漫长的时代下一些稳定不变的群体标签:广大上班族、单身人士、欲望压抑。

在过去的这个大环境不好的几年来,产品领域的人们总是聚焦于降本增效,在有用的产品功能上内卷,而往往会忽略了那些无用的产品的意义。

就好比酒、烟,本身没有用,但是人们在“特殊的场景”下接触多了就离不开了,于是变成了瘾。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大压抑时代下,很多人都不得不愿意长时间停留在这样的“特殊的场景”之中。

无用产品

我从淘宝搜索一下:AI语音产品、AI情感陪伴,诚然已经有很多人在做类似的产品,有的买了2000多个,但是大多数店铺都是十几个而已。

但是仔细想想,有些鸡肋,我似乎很难想象这种产品的用户都是什么人?他们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五音令人耳盲、五色令人目盲”,在这个特殊的场景下,给人们带来瘾的往往是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的满足。

再去搜索一下:无聊人喜欢玩的解压包子、二次元喜欢的手办和膝枕。似乎没有人将其和AI相结合。

再想一下Pron上,有的人翻到了40多页也没有找到那些极端刺激、打破时代伦理道德约束的枷锁从而令压抑的人满足的镜头的作品。

因此,我的脑海中油然而生几个标签:偷腥般刺激的场景——欲望宣泄——声音与触觉的满足——无用的产品“解压娃娃”的想法雏形诞生了:

手办的尺寸、二次元的长相、加压神器的手感、办公室里、会议室上、教室里、床头前、戴着耳机却也光明正大的反叛着时代规则、宣泄压抑得到满足。

本文由 @琢原帝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教程评分

4.8 (1280 人评分)

学习讨论 (42)

用户头像

初学者

2天前

非常棒的教程!

作者头像

AI导师李明 作者

1天前

多谢